深圳:“綠色建筑之都”初具雛形
人氣:發表時間:2019-05-10
嚴格落實新建建筑100%執行節能標準和綠色建筑標準的要求,深圳市2018年新增綠色建筑2000萬平方米,57個項目獲得國家二星級和深圳市金級及以上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占新增綠色建筑項目總數的32%。截至2018年年底,深圳市已有1030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總建筑面積超過9337萬平方米,其中50個項目獲得國家三星級、8個項目獲得深圳市最高等級鉑金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共有13個項目獲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占全國獲獎項目的7.6%,其中一等獎6個,占全國總數的18%。深圳已成為全國綠色建筑建設規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綠色建筑標準規范日益完善。結合深圳所處“夏熱冬暖”地區的地域和氣候特點,建立了完善全生命周期控制的工程建設標準規范體系。根據發展需要,及時出臺了30多部相關配套規范性文件和20多部地方標準,建立了涵蓋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的規劃設計、施工驗收、運營維護等全過程的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標準體系,對推動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項目建設起到了有效的規范和指導作用。尤其是深圳市地方標準《公共建筑節能標準》、《居住建筑節能標準》以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全面更新,強調以結果為導向,提高綠色建筑運行實效,打造給人民群眾帶來獲得感和幸福感的綠色建筑。
深入開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印發《深圳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組織編制《深圳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項目管理工作指引》、《深圳市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節能量核定導則》,積極推進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建設。全年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74.65萬平方米,計劃到2020年,全市完成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面積不少于270萬平方米。延續并優化現有財政政策,同時在節能政策出臺、管理體系建設、標準體系完善、市場機制建立和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等方面,積極引導、推動既有建筑實施節能改造。
積極開展國家級試點示范城市建設。深圳是承接建筑領域國家綠色低碳試點示范最多的城市之一。自2007年以來,在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建筑廢棄物減排與利用以及公共建筑能效提升5個專項領域,先后被納入國家首批或首個城市級試點示范,并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建首個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光明新區也是全國首個綠色建筑示范區和首批綠色生態城區,并于2018年以優異成績通過驗收。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示范工作通過驗收,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驗收的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建設任務、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也已順利通過驗收。通過試點示范,迅速推動全市建筑節能快速發展,為全面實施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奠定了良好基礎。(中國建設報)
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同類文章排行
- 多地積極開展工作推進“好房子”建
- 國家統計局:城鎮化還沒有完成,房
- 四川綿陽加快推動建筑業“建圈強鏈
- 湖北建院開創綠色智能建造人才培養
- 煙臺:“四好”建設 助推建筑業轉型
- 海南裝配式建筑產業綠色化、智能化
- 廣州住宅建造新規范五月起施行,“
- 45天建好一棟房?看裝配式重鋼農房
- 合肥將“嚴管”裝配式建筑實施
- 國家標準執行在即——各地多措并舉
- 四川綿陽加快推動建筑業“建圈強鏈
- 創新讓舊房“一鍵換新顏”
- 北京:加大購買綠色建筑和多子女家
- 漳州市住建局:解碼綠色建筑 共享低
- 構建智能建造和模塊化建筑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