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裝配式建筑在現階段推行中的難點
人氣:發表時間:2019-10-16
2017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其在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中指出: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政策的提出在國家層面上明確了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目標。
同時,各級地方政府也積極引導,根據各地區的發展現狀因地制宜的探索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政策,并以示范城市和項目為引導,各地區的裝配式建筑呈現規模化的發展趨勢。
裝配式建筑無論在用工、用時及四節一環保上都比傳統的建筑具有更好的優勢,其對社會綠色發展的意義重大,對社會可持續的發展也具有強烈的推動作用,但裝配式建筑有諸多的好處,其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礙”,是什么制約其快速發展?
必須承認的是,我國目前的建筑行業依然處于較低的發展水平---高能耗、機械化水平低等,建筑行業亟待面臨著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產業化發展水平,促進建筑領域的節能減排。
是什么制約其快速發展裝配式建筑的發展
1、國情上
我國地域廣闊,抗震等級要求不一樣,針對我國的裝配式建筑的研究和實踐不足,裝配式建筑減震隔震等先進技術并沒有大規模應用實踐經驗。
2、技術角度
我國目前的裝配式建筑包括裝配式整體式混凝土結構、裝配式鋼結構和裝配式木結構體系,采用等同現澆的結構設計理念,設計方法均為通過可靠的豎向鋼筋連接技術、預制構件和現澆結構相結合的方式連接成一個整體,然后經過建筑構造(防水防潮)設計保證建筑達到等同現澆體系的實用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從設計施工而言,豎向連接鋼筋技術單一,節點、拼縫多且連接較為復雜。外墻防水節點、保溫節點在實際操作中容易產生各種問題,外墻滲水現象容易發生。
3、勞動力
中國勞動力成本仍處于相對較低水平,產業工人缺失嚴重,對于精細化程度相對較高的裝配式建筑,中國的勞動力水平明顯不滿足現代化的裝配式建筑施工要求。
4、設計角度
中國的設計人員對于裝配式建筑的設計尚存在起步階段,且目前的設計人員對于裝配式建筑的生產、加工及施工不是很理解,缺乏安全性、系統性的設計思維,大部分項目依然需要預制構件的二次拆分,不符合裝配式建筑整體設計要求。國內的設計標準程度相對較低且復雜多樣,不滿足裝配式建筑的“多組合少規格”的設計要求。
另外,目前的針對裝配式建筑圖審制度和圖審人員的專業水準尚未形成系統,在某些方面也制約了裝配式建筑技術的發展。
5、成本角度
毫無疑問的是,目前中國裝配式的發展始終無法逾越“成本”的因素,裝配式成本在現階段比現澆結構的成本要高每平米200-900元。以剪力墻高層或小高層住宅為例,當僅水平預制構件如樓梯、樓板、空調板時(預制率<15%),此時成本增量約150-220元左右,當增加豎向構件時(預制內墻板、外墻板)時(預制率大約30%-40%左右),其成本增量在水平預制構件基礎上再增加每平方350-500元。低層住宅或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辦公樓的則更高。重復性的稅率和建廠、產業化設備及工藝的投入成本、預制構件帶來的成本增量以及設計費、專家咨詢費、監理費和運輸吊裝費用的增加,這就是裝配式建筑成本居高難下、發展艱難的主要成因。
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下一篇:國務院關于提升建筑工程品質指導意見的通知
上一篇:綠色建材助推城市綠色發展
同類文章排行
- 海南裝配式建筑產業綠色化、智能化
- 山東聚焦“好建造” 完善工程質量安
- 會呼吸的窗能保溫的墻,綠色節能住
- 構建智能建造和模塊化建筑產業集群
- 北京:加大購買綠色建筑和多子女家
- 合肥將“嚴管”裝配式建筑實施
- 四川綿陽加快推動建筑業“建圈強鏈
- 廣州住宅建造新規范五月起施行,“
- 四川綿陽加快推動建筑業“建圈強鏈
- 45天建好一棟房?看裝配式重鋼農房
- 打造韌性城市!四川擬這樣做→
- 創新讓舊房“一鍵換新顏”
- 多地積極開展工作推進“好房子”建
- 漳州市住建局:解碼綠色建筑 共享低
- 國家標準執行在即——各地多措并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