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持續發力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人氣:發表時間:2022-02-21
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是推進江蘇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舉措。從江蘇省住建廳了解到,2021年全省城鎮新建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99%,累計建成綠色建筑面積超9億平方米;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數量5416個、占全國20%以上;引導新建居住建筑節能標準從65%向75%提升,節能建筑累計達23億平方米,占城鎮既有建筑總量的63.3%;共有38個項目獲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占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總數的16.2%。全省累計獲得國家生態園林城市9個,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一串串數字彰顯著江蘇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顯著成效,一排排綠色建筑示范項目讓人民群眾通過真實可感的綠色宜居環境。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運用50余項綠色建筑技術,打造了綠色校園、海綿校園,并將綠色設計理念和綠色建設實踐融入專業教材,讓學校成為現場教學的基地;南京丁家莊保障房是全國第一個全面推廣綠色建筑,并集成運用裝配式建筑、海綿型社區 BIM技術應用等技術,多種綠色低碳實踐的保障性住房大型住宅片區;南京園博園傾盡匠心,對開山采石遺留的宕口進行生態修復,通過景觀重塑,化礦坑為公園,改宕口為花園,增加綠植面積超過254萬平方米,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設計的“未來花園”,用現代技術結構塑造了礦坑上的現代“云海”,用豐富多樣的植物在下方構建出五彩斑斕的開放式生態花園,創造了奇妙的綠色意境
在加強新建建筑綠色發展的同時,江蘇持續推動城市更新,在推進舊校區改造和歷史文化保護等工作過程中,建成了一批既有建筑綠色節能改造項目,南京白鷺新村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同步實施了住宅綠色化改造,改造后達到50%節能標準,得到了98%以上住戶的好評。
在大力推動城市綠色建筑發展的同時,江蘇致力推動綠色農房和綠色村莊建設,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位于南京市溧水區的孔家村為民服務中心,由四棟裝配式建筑組合而成,采用太陽能光伏,輕型鋼結構預制裝配技術,分布式生態污水處理技術等多項綠色建筑技術,綜合節能率達到93.26%,在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江蘇把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植入其中,通過統籌“藍色”“綠色”“灰色”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打造了一批省級海綿示范項目。鎮江市全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通過生態水系建設,將8個公園和核心湖、瑞湖水系串聯起來通過雨水花園、生態排水溝、濕地和種植帶等綠色處理方法減少暴雨徑流80%以上,并顯著改善了地表水水質,作為江蘇省首批海綿試點城市,昆山率先將海綿城市建設推廣至全市域。(來源:我蘇網)
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下一篇:新能源賦能綠色建筑 助力實現碳中和
上一篇:墻材行業變身“吃”廢大戶
同類文章排行
- 打造韌性城市!四川擬這樣做→
- 海南裝配式建筑產業綠色化、智能化
- 北京:加大購買綠色建筑和多子女家
- 廣州住宅建造新規范五月起施行,“
- 構建智能建造和模塊化建筑產業集群
- 國家統計局:城鎮化還沒有完成,房
- 國家標準執行在即——各地多措并舉
- 山東聚焦“好建造” 完善工程質量安
- 四川綿陽加快推動建筑業“建圈強鏈
- 創新讓舊房“一鍵換新顏”
- 會呼吸的窗能保溫的墻,綠色節能住
- 湖北建院開創綠色智能建造人才培養
- 漳州市住建局:解碼綠色建筑 共享低
- 煙臺:“四好”建設 助推建筑業轉型
- 45天建好一棟房?看裝配式重鋼農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