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新突破:長沙的“千里眼”技術如何革新施工?
人氣:發表時間:2025-01-09
在長沙的中國鐵建重工,一個獨特的數字孿生技術正在改變建筑工地的未來。通過這一技術,即便是在1800公里外的川藏鐵路施工現場,盾構機的工作狀態和詳細數據都能在長沙的監控中心一覽無余。這個技術讓每臺盾構機都配備了2000多個傳感器,仿佛賦予了設備視覺與聽覺能力。通過智能互聯裝備管理平臺,數據以一秒一次的頻率傳輸,實現精準的操作和管理。
鐵建重工院長龔文忠介紹,數字孿生技術相當于為每臺盾構機創建了“數字雙胞胎”。通過云平臺的管理和調度,長沙的技術人員可以實現對施工現場的智能化、無人化控制,提升了施工效率與精準度。如此創新的長沙模式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并且“BIM+M+EPC”模式已經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專利。
長沙市住建局局長張躍先解釋,長沙作為智能建造的試點城市,不僅推動了城市建設的數字化,還促進了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化的融合發展,形成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長沙在智能建造領域的探索堪稱行業先鋒,通過引入先進的數字孿生技術,長沙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無人化”施工模式。這一創新不僅提升了施工效率,還為建筑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筑行業的生產力和管理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長沙的成功經驗表明,智能建造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管理和模式的革新。未來,隨著智能建造技術的深入推廣,建筑行業將迎來更多創新和變革的機會,也可能會面臨如何有效整合新技術與傳統工藝的挑戰。長沙的經驗為全國其他城市提供了有價值的借鑒,如何平衡技術應用與成本效益、如何確保施工安全與質量,都將在未來的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優化。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城市在智能建造領域涌現出自己的創新模式,為建筑行業的現代化進程貢獻力量。(來源:長沙房小知)
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下一篇:以法治力量倡導綠色低碳風尚
上一篇:重慶:銅梁造“預制房”實現出口
同類文章排行
- 綠色中國新圖景 居住更綠色 低能耗
- 上海綠色建筑面積累計已達4.22億平方
- 青海加快推進星級綠色建筑建設
- 蘇州市區政協聯動開展專題協商 助推
- 數據驅動,柔性智能建造平臺助力高
- 科技創新 數智賦能 武漢全力重塑智
- 青島以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探索
- 「綠色發展」又快又環保!裝配式建
- 重慶啟動設計大賽 推動“好房子”成
- 福建漳州雙管齊下促建筑行業綠色發
- “黑科技”!未來,宜昌怎樣建房子
- 山西運城市全面推進建筑領域綠色低
- 呼和浩特構建“綠色建筑+海綿城市”
- 目標4000億!湖南全力推進裝配式建筑
- 廣東中山推動綠色建筑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