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綠而行 向綠而興——甘肅省著力建設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宜居宜游生態城市綜述
人氣:發表時間:2025-07-24
盛夏的隴原大地,山川披綠,處處生機盎然。
行走在武威的大街小巷,綠樹環繞、鳥語花香,一個個城市“綠肺”為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健身的好去處;
漫步在蘭州街頭,綠草茵茵、林木茂盛,百里黃河風情線綠色長廊穿城而過,勾勒出美麗的生態城市畫卷;
…………
近年來,我省以建設美麗甘肅為牽引,以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為導向,逐綠而行、向綠而興,努力建設綠色低碳、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美麗城市。
一幅幅綠色發展的美麗畫卷背后,是全省上下多年來在推動生態環境改善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我省持續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完成酒鋼、榆鋼、蘭鑫鋼鐵等超低排放改造項目48個,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95個,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27個;全面開展燃煤鍋爐綜合整治,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78臺,完成6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108臺,城市建成區供熱能力和規模較小的燃煤鍋爐逐步淘汰;散煤治理加速推進,以地級城市建成區及周邊為重點,加快實施冬季清潔取暖改造,散煤“清零”加快實現。
應對氣候變化取得積極成效。近年來,我省碳強度持續下降,能源結構進一步“變綠”。完成全省參與全國碳市場第三個履約周期發電行業22家企業配額分配和履約清繳,清繳配額0.94億噸,交易額2.31億元;強化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將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39家企業納入碳市場;大力推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CCER)實施,敦煌4個光熱發電項目和慶陽、張掖、酒泉3個林業碳匯項目在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登記公示。
黃河流域污染防治走向縱深。我省實施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專項行動,全省建成投運34個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62座縣級及以上生活污水處理廠59座完成提標改造,5607個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
飲用水水源規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我省以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為抓手,加快實施水源保護區環境問題整治、生態修復和風險源應急防護項目;推進縣級水源地水質專項調查工作,完成地級和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評估結果顯示:全省33個地級和109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穩定達標,水質達標率100%。
城鄉建設綠色轉型有序有力。全省城鎮新建綠色建筑竣工面積占新建建筑竣工面積的比例達到99.79%;加快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完成節能改造面積202.04萬平方米;積極開展綠色建材認證,23家企業、35項建材產品獲得綠色建材認證;加快社區基礎設施綠色化,全省綠色社區創建達標率達到61.31%。
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加快構建。我省持續實施綠色續航工程,建成全省高速公路充電樁1123個、國省干線服務區充電樁118個、充換電一體站2座;推動公共交通車輛電動化替代,全省現有新能源公交車7727輛,占比達到77.28%;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干線路面廢舊材料利用率均達97%以上。蘭州市被交通運輸部命名為“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酒泉、武威兩市列入交通運輸部第三批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城市。
“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提標擴面。蘭州、金昌、天水和蘭州新區“無廢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建成項目116個、綠色工廠129間、綠色礦山13座、“無廢細胞”606個;推動金川集團公司在省內率先創建“無廢集團”,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各地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美麗城市建設,亮出亮麗名片——
甘南州全力打造“五無甘南”、創建“十有家園”,加快建設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范區;平涼市全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全力打造“康養平涼”城市名片,再獲“中國海綿城市典范”;隴南市強化生態筑基與系統治理,以建設“甘肅綠色發展典范城市”為目標,打造“隴上江南”;臨夏州以臨夏市建設公園城市、永靖縣打造“藍色黃河”為重點,著力打造綠色宜居的美麗城市;武威市依托人文資源和自然稟賦,打造“天馬故鄉·醉美涼州”“沙海綠洲·風光民勤”……
從傳統工業城市到綠色低碳新城,從防風固沙到林城相擁、城在綠中……一座座城市續寫綠色發展新篇章,將生態底色轉化為發展亮色,勾勒出一幅幅滿城綠色滿目景的生態城市新畫卷。(來源:甘肅日報)
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下一篇:沒有了
上一篇:湖北出臺全國首個 省級住建AI+方案
同類文章排行
- 觀摩交流會,成了智能建造技術集結
- 造房子像搭積木 河北裝配式農房成鄉
- 湖南將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公共
- 綠色中國新圖景 居住更綠色 低能耗
- 工管云:長沙智能建造的“智慧鎖”
- 蘇州市區政協聯動開展專題協商 助推
- 貴陽“搭積木”建房讓城市更環保
- 廣東中山推動綠色建筑全覆蓋
- 廣州加快建設建筑業現代產業
- 廣州新開工民用建筑超7成是高星級綠
- 科技創新 數智賦能 武漢全力重塑智
- 貴陽“搭積木”建房讓城市更環保
- 數據驅動,柔性智能建造平臺助力高
- 南京新增41個智能建造試點項目
- 上海綠色建筑面積累計已達4.22億平方